下雨天时,我们也更易感到寒冷。(Photo by Felix Wong/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)入冬之时兼逢连夜雨,香港人都会说一句:「香港湿冻世界第一!」、「香港湿冻仲冻过英国/美国/北欧/西伯利亚!」到底甚么才是「湿冻」?《Yahoo 健康》为大家解构一番。甚么时候人会觉得冻?人体的恆常温度维持在大约摄氏 37 度。当外界环境的温度明显低于这个温度,人体的热量便会流失,所以会觉得冻。读者可能会问,其实大部分的日子,即使在夏天,也不会常见高于 37 度,那岂不起在夏天我们也会觉得冻?这个问题正好呼应了接下来的题目 ── 体感温度。皮肤和衣服上的水份其实是会蒸发的,造成降温。环境温度与体感温度当天的室外温度是多少,其实非常客观,虽然有地区、所在位置高度等影响,但整体而言,那个温度仍是一个「实实净净」的数字。所以当有人说「好冻」,而你不觉得冻,除了笑一句你是「冬天的冠军」之外,更準确的说法是,你的体感温度较别人高。体感温度受一系列的外在因素,例如湿度、风势等,以及个人因素如脂肪比例等影响。所以夏天的摄氏 30 度,受到阳光反射、城市的温室气体等影响,我们感受到的其实不止 30 度,也因此我们在 20 多度的日子,往往会觉得微凉舒适,便是体感温度其实较接近人体的温度。「湿冻」其实是……至于「湿冻」的「湿」,指的便是环境、皮肤表面等的湿度较高。例如下雨天时,环境中、我们的皮肤表面,或是沾湿了的衣衫,所含的水份比例会较高,由于水比一般空气更容易传导热能,就会更容易带走热量,我们也更易感到寒冷。而皮肤和衣服上的水份,其实是会蒸发的。蒸发的过程中,会有称为「蒸发冷却」的效果,造成降温 ── 这也是人体流汗会降温的原理。这几种因素合起来,便形成了我们口中的「湿冻」。另外,像雨天之类的日子,其风势亦多数比平时更强,更强烈的空间流动,自然也会增加热传导的效率,令我们的热量更快流失,所以「湿冻」的「湿」,其实也包含了风势等其他因素在内。若天气寒冷,可以考虑洋葱式穿衣法,通常至少三层。 (Photo by Vernon Yuen/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)除了「湿」,还有风另外,像雨天之类的日子,其风势亦多数比平时更强,更强烈的空间流动,自然也会增加热传导的效率,令我们的热量更快流失,所以「湿冻」的「湿」,其实也包含了风势等其他因素在内。简言之,即是在风较大的情况下,我们会感到较寒冷。这其实是我们深植脑中的常识 ── 天气热时,我们都会搧凉、吹风扇。空气的流动,即是风,具有疏导热能的效果,所以在大风的日子,我们的体感温度会比起环境量度到的温度更低。这称为「风寒效应」,风速越高,效果也越强。在某些国家,甚至会发布「风寒温度」,即连同计算风速在内后,人体感觉到的温度。「湿冻」当前,如何保暖?潮湿天气下,我们应尽量保持身体乾爽,例如使用雨具,被淋湿后尽量把身体和衣服上的水抹乾。当避免了水份造成的更强热传导,也就可以抵抗「湿冻」的「湿」。但若果天气真的寒冷,在解决「湿」以外,还是考虑洋葱式穿衣法,亦即多层次的搭配,以多层厚重为特色,通常至少三层,或选择合适的保暖衣物等,做好基本的保暖功夫。资料来源:香港天文台、消费者委员会其他人也在看
有话要说...